国际要闻【
美国至4月2日当周,API原油
库存减少261.8万桶,汽油库存增加455.3万桶,精炼油库存增加281万桶】【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:
预计
2021年WTI原油价格为58.89美元/桶(此前预计为57.24美元/桶),预计
2022年为56.74美元/桶(此前预计为54.75美元/桶);预计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2.28美元/桶(此前预计为60.67美元/桶),预计2022年为60.49美元/桶(此前预计为58.51美元/桶)。
下调2021年美国石油产量
预期至1104万桶/日(之前预计为1115万桶/日),下调2022年预期至1186万桶/日(之前预计为1202万桶/日)】【IMF料全球GDP在2020年录得下滑后将创40年来最大增幅】IMF将2021年全球GDP
增长预测从
1月份的5.5%
上调至6%。
将中国2021年GDP增长
预估上调至8.4%,1月份时为8.1%。
IMF将美国2021年GDP增长预估上调至6.4%,1月份时为5.1%。
美联储
将对
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
华尔街预期,美联储在下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时,将对经济预期发出积极信号,但不太可能提供政策何时
收紧的线索。
凯投宏观(CapitalEconomics)资深美国经济学家AndrewHunter写道,美联储的
声明可能“对经济前景表现出更乐观的态度”,这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美联储发布的最积极的声明。
与许多华尔街人士一样,亨特预计
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
鲍威尔(JeromePowell)及其同僚将提升对经济的看法,但他强调,目前距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在最近的会后声明中设定的“实质性进一步进展”指标仍有一定距离。
鲍威尔最近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“60分钟”节目采访时说,美国经济已经到达复苏的“拐点”,引起了市场的注意。
但他也继续强调,劳动力市场需要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取得长足进展,实现对不同收入、种族和性别群体的包容。
同样,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美联储主席可能希望至少表现得有点谨慎,尤其是在可能加息和
缩减资产购买步伐的问题上。
布朗咨询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汤姆?格拉夫认为,美联储可能会三缄其口,等到可能的最后一刻再行动。
“我怀疑这个月是否会有收紧信号,而且我认为收紧信号会突然出现。
” 华尔街有一种非正式的共识,即鲍威尔可能会在今年夏天开始谈论缩减
购债
规模,预计到今年年底,债券购买规模将温和回落。
格拉夫称:“他们希望在升息前先缩减购债规模一段时间,他们希望创造一点灵活性。
“
当地时间4月21日,
加拿大央行表示,面对强于预期的经济反弹势头,央行将把资产购买规模缩减四分之一,预期加息时间可能提前。
加拿大央行在21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,将把每周
国债购买规模从目前的40亿加元下调至30亿加元(约合24亿美元)。
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及其他货币政策委员表示,经济将比预期更早完全摆脱
疫情影响,
这一转变可能促使他们最早于明年提高关键
基准利率,而非此前所说的2023年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。
央行同时大幅提高了经济增长预期,预计今年GDP有望增长6.5%,远高于此前预期的增长4%。
自2020年年初
新冠肺炎疫情在加拿大暴发以来,加拿大央行数次下调基准利率,从当年2月下旬
的1.75%一路下调至3月27日的0.25%,为2010年6月以来最低点。
此后,加拿大央行一直维持这一基准利率不变。
5月31日至6月6日当周重磅财经事件一览: 本周重点关注亚洲疫情局势、OPEC会议、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官员将发表讲话,关注他们是否释放缩购债等调整货币措施的信号。
此外,关注美国基金
计划进展。
美国白宫官员曾公开表示,阵亡将士纪念日(5月31日)将是决定两党是否可能就大规模基建计划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。
本周,第17届
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视频会议举行。
分析师普遍预计OPEC+将确认增加石油供应的计划。
不过对交易员而言更为重要的是,OPEC+是否会就下一季度战略给出暗示。
数据方面,本周中国将
公布官方及财新制造业和服务业PMI,欧洲和美国也将公布PMI。
美国还将公布5月ADP和非农就业报告。
财报方面,本周仅ZOOM、陌陌、趣头条、瑞幸咖啡、第九城市等公司发财报。
打新方面,本周将有9只
新股可
申购,包括科创板新股4只,以及2只创业板新股、3只沪市主板新股。
其中,计划周一申购的
三峡能源,
网上申购
上限高达257.1万股,即顶格申购需2571万元沪市市值。
自2010年7月上市的农业银行(网上申购上限1000万股)后,三峡能源的申购上限位列所有新股之首,这可能是年内规模最大的IPO,也有望成为近年来的最高中签机会! 基金方面,本周一起,来自于华安基金、博时基金、富国基金9只REITs(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)将正式开售。
市场对这些首批产品分红预期比较高。
对于这次REITs发售,银行理财子公司、私募基金、保险资管等机构参与热情较高,最终认购价格和数
参与评论(0)